临平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圆心地,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临平文化艺术长廊通过老城区有机更新,在市民身边打造了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通过专业化智慧化的管理,改善了市民生活品质,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品质共享,创造多元开放的主客空间
一轴多点,打造多维度体系化文化圈层
智慧管理,实现高端个性化文化服务
优化布局,打造“一山一水一长廊”城市空间格局
临平区充分利用老城有机更新,以挖掘历史文化和创造美好生活为理念,在老城核心区域,打造出“一山一水一长廊”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北启临平山文化公园,南通上塘古运河,中间临平文化艺术长廊贯通南北。通过挖掘运河文化、山水文化,新建戏曲曲艺交流中心、图书馆、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三组建筑。同时,完善沿线生活配套,从根本上改善老城区居民文化生活品质,实现居民共生、文化共生。
品质共享,创造多元开放的主客空间
临平文化艺术长廊通过“形”“音”“书”“画”四个公共文化空间进行串联,形成动静结合的品质文化集聚区。该文化艺术长廊不是一个封闭区域,而是一个主客共享的开放式公共文化单元,其中西侧与临平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形成呼应,东侧则与即将建设的文创街区互联互通,为周边居民及外来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
一轴多点,打造多维度体系化文化圈层
临平区通过利用“九曲营”“大圆井”等历史遗迹,建成了一批“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临品艺站和临品书坊,构成了“一轴多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并建成“5-10-15”分钟的品质文化生活圈层。
智慧管理,实现高端个性化文化服务
临平文化艺术长廊实现社会化、专业化、智慧化运营,其服务效能不断得以提升。自智慧图书馆开馆以来,已接待到馆读者30余万人次,借还量达84万余册,刷脸借阅1.7万余人次,组织活动614场,接待参访312批5000余人次,成功创建“杭州书房”,并获评“十大最美杭州书房”。
戏曲曲艺交流中心接入数字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群体,推出儿童看护系统“电子围栏”及“华龄直通车”适老化公共文化服务,尽可能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为周到的贴心服务。除此之外,文化艺术长廊所有文化场地、活动均可通过浙里文化圈、临享·文化保障卡等线上平台进行预约、打卡、评价,并形成闭环管理。
临平文化艺术长廊通过紧密结合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地,创造文化空间的最大效益,尽可能满足市民群众差异化的文化需求,缩小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到品质文化生活的差距。在运营上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不断提升智慧化、专业化、品质化服务水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