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策实讯

姚吉锋:“三茶”统筹发展是“一片叶子”促共富的重要实践,擦亮“茶都”金名片

“三茶”统筹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重要举措,更是“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带动共富的重要实践。…

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在杭州举办。期间,杭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吉锋做客新华访谈,就杭州市持续推动“三茶”统筹发展,擦亮“茶都”金名片分享了杭州经验和未来举措。

姚吉锋:“三茶”统筹发展是“一片叶子”促共富的重要实践,擦亮“茶都”金名片  第1张

新华网:作为茶都的杭州如何理解“三茶”统筹发展的具体内涵?

姚吉锋:杭州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根据跨湖桥文化遗址的发现,杭州先民在八千年前就食用“原始茶”,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也是在余杭径山写的,当时就有天竺、灵隐产茶的记载。杭州还有被誉为“绿茶皇后”、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

2005年,杭州被授予“中国茶都”称号,18年来,我们坚持弘扬茶文化、做强茶产业、提升茶科技,着力构建“三茶”互促共融的新发展格局,为浙江乃至全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杭州样板。

“三茶”统筹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的重要举措,更是“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带动共富的重要实践。对杭州来说,做好这篇大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要守正创新,着力放大文化之美。以西湖龙井、径山茶宴入选“人类非遗”为契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杭州宝贵的茶历史文化资源,以西湖龙井为核心,培育打造更多茶文化品牌,持续提升杭州茶文化在全国全球的影响力。

要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能级。贯通产加销、融合茶文旅,加快茶叶多品种、多品类、多功能开发,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双强驱动,着力插上科技翅膀。围绕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强市”,突出科技兴茶、装备强茶,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化水平,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新华网:杭州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在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方面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姚吉锋:杭州茶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特别是西湖龙井,从唐代至今一千多年,从老百姓的家常饮品到皇室贡品、国宾礼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是杭州在全球的一张“金名片”。

姚吉锋:“三茶”统筹发展是“一片叶子”促共富的重要实践,擦亮“茶都”金名片  第2张

下一步,杭州重点做好四篇文章。

做好“非遗传承”的文章。杭州成立了全市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打造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范例的实施意见》,以“龙井+西湖”“径山+良渚”的“双遗”文化为精髓,努力做好人类非遗传承保护的后半篇文章。

做好“平台建设”的文章。办好在杭州永久落户的中国国际茶博会等重大活动,放大展会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杭州龙坞茶镇建设,打响“中国第一茶镇”品牌。同时,多形式开展炒茶比武、茶艺大赛、茶文化论坛、全民饮茶日等活动,让茶文化既“上得了厅堂”,又能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内涵挖掘”的文章。杭州茶叶起于唐、兴于宋,是宋韵文化的重要代表。我们将全面收集整理杭州茶史、茶俗、茶艺等茶文化相关资料和遗存,精准提炼杭州茶文化核心词。支持开展茶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创产品开发,推动茶文化开发利用。

做好“文旅融合”的文章。把杭州茶文化和西湖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深度融合起来,把美丽茶园与美丽乡村、名胜古迹等深度融合起来,培育打造“茶+乡村旅游”“茶+康养”“茶+艺术”等新产业新业态,让茶农分享更多产业收益。

新华网:目前杭州茶产业的产值和规模情况如何?未来会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姚吉锋:杭州现有茶园57.5万亩,从事茶产业人员35万余人。2022年,全市茶叶产量2.83万吨,一产产值43.68亿元。杭州茶叶以做名优茶为主,去年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名优茶产值39.21亿元,占比近9成。虽然产业规模不大,但是品牌价值非常高,西湖龙井品牌价值79.05亿元,径山茶27.34亿元,千岛湖茶24.8亿元。

姚吉锋:“三茶”统筹发展是“一片叶子”促共富的重要实践,擦亮“茶都”金名片  第3张

围绕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以四个方面为抓手。

抓“生产管控”。茶园生产是源头。我们将大力推广实施“肥药两制”,强化绿色防控,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深化茶产业大脑开发,加强茶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推动开展茶园宜机化改造,提升机械化水平。

抓“主体培育”。龙头兴,则产业兴。强有力的主体是产业组织化的关键。坚持扶优扶强,支持茶企整合,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另外将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建立产业联合体,建设茶事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全链条社会化服务。

抓“品牌打造”。以“西湖龙井”品牌为核心,打造龙井茶产业特色集群,带动余杭径山茶、淳安千岛湖茶、建德苞茶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支持品牌抱团发展,加快形成杭茶品牌矩阵。

抓“链条延伸”。巩固名优绿茶优势,积极发展红茶、抹茶等特色茶产业,加强夏秋茶、大宗茶开发,推进茶产业出口。鼓励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等功能性产品。用好电商、直播等方式,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新华网:在未来的布局当中,杭州茶产业发展将如何发挥好茶科技的作用?

姚吉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杭州将充分依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茶学系等大院名校优势,聚焦杭州茶科技技术瓶颈,联合攻克采茶机械化、加工自动化、产品功能化、运营数字化等科技难题,让杭州茶产业加快走上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重点将实施“五大工程”。

实施良种保育工程。加强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分类建设茶树种质资源圃。加大优良品种创制、选育和推广,加快老化低效茶园的品种更新改造,提升茶园良种化比例。

实施创新破难工程。开展西湖龙井茶、径山茶等名优茶产品溯源、真品鉴别研究。着力从生产工艺、贮藏方法、包装材料等关键环节切入,破解绿茶保鲜难题。加强茶叶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转化。

实施数智赋能工程。加快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系统迭代,推动现代数字技术对茶叶的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程赋能,试点开展智慧茶园、未来茶厂建设。

实施“双强”应用工程。深入推进科技强茶、装备强茶,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名优茶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技术装备,加快茶叶生产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进程。

实施人才振兴工程。聚焦茶园管理、茶青采摘、炒制技艺、茶艺展示、电商直播、品牌推广等各个环节,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人才培训体系,为茶产业注入新活力。

目录导航
  • 新华网:作为茶都的杭州如何理解“三茶”统筹发展的具体内涵?
  • 新华网:杭州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在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方面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 新华网:目前杭州茶产业的产值和规模情况如何?未来会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华网:在未来的布局当中,杭州茶产业发展将如何发挥好茶科技的作用?
  • 浙江乡村振兴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浙江乡村振兴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ccyzx.com/news/314.html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67128961

    Q Q: 2000194

    邮箱: 2000194@qq.com

    工作时间:09:00 - 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