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变化,在乡村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建设,大力推进网格组织重塑、功能重塑、机制重塑,有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有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有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科学合理设置网格,全面构建“一网覆盖”治理体系
浙江省大力推动网格调整优化,构建“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楼道、楼栋)”治理体系,推动网格建设与治理需求更加匹配契合。
多网合一实现一网统管。大力推进基层治理“一张网”建设,实行市县乡“三级过筛”,推动市场监管、消防、综治等各类基层网格整合融合,明确网格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承接乡镇(街道)相关任务。健全落实网格事项准入制度,完善准入清单和审查机制,明确对网格职责范围之外的事项,不得交由网格承担。
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全面打造“一网聚合”治理团队
浙江省围绕选好人赋好能,按照“1+3+N”模式配备网格力量,“1”即1名网格长,由村(社区)干部担任;“3”即1名专职网格员、1名兼职网格员、1名由包联干部担任的网格指导员;“N”即网格内其他力量,一体抓好“专兼联”治理团队建设。
包联更实。全面实行“分类定级、组团包联”,对全省2.4万多个村(社区)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2900多名县级领导、7800多个县级部门、2.5万名镇街干部全覆盖包村社联网格。在春节期间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网格包联制度,全省农村地区19771个行政村,落实“五包一”(乡镇干部、村干部、基层医务人员、民警、网格员等)人员26.86万人,市县下沉干部5.36万名,包片县级领导2375名,帮助解决问题5.67万个,提供医疗服务12.49万人次。
优化完善网格功能,全面建强“一网集成”治理机制
浙江省着眼网格快响激活、平急转换,强化源头信息采集、矛盾前端化解、服务凝聚群众、应急快响处置等8方面功能职责,确保平时靠得住、战时打得赢。
集成连心聚力的服务功能。广泛开展“守根脉、保平安、办实事”网格大走访活动,推动各地建立网格固定走访日、“三必到、七必访”等制度,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托育养老等“关键小事”,推动平时连心、战时聚力。台州市椒江区健全网格内老年人日常探视、巡访等关爱制度,要求专兼职网格员每月与老人拉一次家常、陪一次用餐。
数字赋能网格智治,不断放大“一网通达”治理效能
浙江省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加快推进数字化在网格的深度落地应用,大力推动基层治理网与数字网融合。
强化入格应用统合。对各类落到网格的数字化应用加强多跨整合,省级层面依托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应用,打造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场景,开发建设组团包联、战时集结等功能,一键调度各方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开展治理服务,嘉兴市、衢州市、武义县等试点地区共31.1万名党员干部上线使用,解决基层诉求23.1万个。
强化涉网数据归集。聚焦提升网格对各类信息的归集能力,网格内依托治理小程序、微信群等平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网格外结合城市大脑、乡村大脑、产业大脑建设,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嘉兴市搭建“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数字平台,对党建和政务数据、物联网数据、视频感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户情档案200多万份,推动“房—户—人”精准画像。
强化事项流程再造。开发建设基层智治系统综合应用,优化完善网格事件“吹哨”派单、分级办理、闭环处置机制,推动治理事项在线上流程办理,大幅提高网格事件处置效率,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2022年以来,网格上报各类事项751.3万起,办结率96.5%,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
基层治理专题课程 | 现场教学 |
---|---|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 诸暨枫桥:枫桥经验 |
“党建+网格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 嘉兴南湖:建党历史,红色教育 |
党建引领“四治结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德清五四村:基层治理、数字乡村 |
智慧城市视野下的城市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 杭州城市大脑: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
更多考察点及理论课程干部培训咨询:1886712896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