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杭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注重发挥两新党组织实质作用,立足实际全力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共富工坊”新矩阵。截至目前,已建成“共富工坊”近400家,带动3万余名农民就业,实现农户人均月增收约4000元。
坚持全域统筹,科学布局三大规划区
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13个区、县(市)按照发展现状合理规划三大区域。
科学谋划“重点推进区”。发挥临安、桐庐、淳安、建德等山区4县“组织聚合、农户聚集”优势,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加强村企结对,重点打造类型丰富、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集聚区。
着力打造“示范带动区”。发挥萧山、余杭、临平、钱塘、富阳等周边5区“经济基础好、龙头企业多”优势,推动大企联小村、大户带散户,不断放大“龙头带动效应”,重点在农村地区打造产业规模较大、带富能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广的“共富工坊”示范带。
统筹建设“城乡协同区”。发挥上城、拱墅、西湖、滨江等主城4区“产业齐聚、资源齐备”优势,主动对接镇村,积极引导辖区内的企业和平台参与工坊建设,重点打造先富带后富、村企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富工坊”动力源。滨江区依托“滨富特别合作区”推动富芯半导体、正泰新能源等8个产业项目落户富阳区灵桥镇,带动当地就业1000余人。
坚持扬长补短,分类打造三型产业链
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生态资源禀赋,分类指导、分级推进六式工坊建设。
聚焦特色产业资源,打造“优势型”产业链。依托杭州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优质企业、电商直播平台与村党组织、农业种植大户等加强合作,推动扩大村企品牌效应,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推动电商直播、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建设。桐庐县合村乡牵手杭州商旅集团、捷登旅游等优质企业党组织,全域规划“生仙里”景区建设,形成“冬滑雪、夏漂流”特色旅游品牌, 830多名本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村集体增收15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
聚焦优质市场主体,做强“规模型”产业链。发挥杭州民营经济发达优势,鼓励民营企业定向吸纳周边农户就业务工,将产品分拣、初加工等环节迁到农村,通过统一品牌、质量分级、包装销售,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推动品牌带动、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临平区运河街道新宇村与杭州莲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杭畔”西湖果莲品牌,通过规范采莲、剥粒、检验、包装等工序,推动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果莲走出浙江、走向全国,2022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000万元,仅土地流转就为村集体增收85万元。
聚焦农村低收群体,推广“普适型”产业链。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群体劳动力客观实际,合理统筹镇村、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开展专业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全面建设产业赋能、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萧山区益农镇三围村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当地“拳头产业”精品芹菜,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架构,邀请农事专家在线指导,帮助实现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情况实时传感监测,并定期推送产业、技术资讯到农户手机中,今年以来亩产平均提升17%、增收超过2000元。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破难三项新机制
聚焦发挥部门、属地、企业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通过健全运行体制机制合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
建立行业部门“领衔服务制”。围绕“谁来抓”,健全落实两新工委“五个一”制度,将工坊建设纳入市直部门党建领办项目,指导各牵头单位落实平台引流、合作联营、项目撬动等方法,细化六式工坊建设标准规范,引导服务资源、产业政策和帮扶资金等关键要素向工坊项目倾斜。市商务局牵头制定农村电商产业扶持相关政策,对县村两级邮政快递综合服务分拨中心和农村地区快递投递业务给予补助,引导各地用好新电商引流带货平台,拓展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建立县乡村企“联动共建制”。围绕“怎么建”,压实区、县(市)党委责任,明确每季度至少1次专题研究工坊建设,每半年至少举办1轮供需对接会,推动跨区域对接,不断放大工坊平台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突出镇村(街社)党组织中枢作用,调配调度各类下沉资源、人才力量和倾斜政策。发挥企业党组织作用,深化百社百企结百村活动,推动企业资金、项目、产业等进乡入村,实现村企共建双赢。
建立党员带头“坊长负责制”。围绕“谁来管”,从镇村班子、驻村干部、企业党组织中选派352名党员担任“坊长”,牵头协调工坊及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政治引领和安全监督。同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打造骨干经纪人队伍,把党员培养成坊长或经纪人,及时做好优秀经纪人党员发展工作。淳安县千岛湖万蜂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平华担任甜蜜工坊“坊长”,实施“一村一蜂场”共富4S计划,做旺民宿、研学游等新业态,累计带动176户村民就业,帮助增收1000余万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