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发挥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了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在各地推荐基础上,优中选优确定了46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主要聚焦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健全治理体系、创新务实管用治理方式、解决痛点堵点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5个方面,其做法实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现印发各地,供学习借鉴,其中,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筑牢减负“防火墙” 破解“小马拉大车”之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深化党建联建机制 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2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入选。
一是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姜疃镇、湖南省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重庆市石柱县桥头镇、甘肃省兰州新区等9个案例,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强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是健全治理体系,丰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宣堡镇、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曲松镇下洛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余丁乡余丁村等9个案例,综合运用村规民约、法律政策、道德舆论等方式,拓展“三治”结合的领域。
三是创新务实管用治理方式,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平台。天津市蓟州区桑梓镇马道村、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罗江街道南安村、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四川省、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等9个案例,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实践。
四是聚焦痛点堵点问题,满足农民群众迫切需求、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上海市崇明区、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山东省淄博市、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五指山老乡家园社区、重庆市巫溪县文峰镇、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等10个案例,推动解决农村社会表现突出、农民群众反映集中、存在范围广泛的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五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北京市密云区、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等9个案例,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浙江省杭州市:筑牢减负“防火墙” 破解“小马拉大车”之困
建好“两张表”,明确准入事项
一是全面起底准入事项建清单。在全量梳理涉及村级组织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广泛征求市县两级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周密编制村级组织准入事项正面、负面清单“两张表”。
二是准入事项正面清单重规范。明确村级依法依规履职事项15项、协助部门事项21项、出具意见和盖章事项16项、网格事项19项,推动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是准入事项负面清单守底线。按照“三不得”原则,将一批基层反响强烈的违规事项列入负面情形,梳理明确村级事项负面清单内容10项、网格事项负面清单内容10项、禁止出具意见和盖章事项28项。
守牢“三道关”,做实闭环管控
一是事前抓准入。建立村级事项准入联审机制,制定工作规范,严格实行“凡进必审”,杜绝“体外循环”。准入联审制度实施以来,已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57项工作、60张数据报表不予准入到基层。
二是事中抓监测。构建“线上+线下”“主动+被动”的立体式监测网络,线下分类建立22个乡镇级和78个村级减负观测点。线上建立专门平台“减负在线”和专属电话“减负专线”,已收集问题线索3000余条。
三是事后抓整改。建立“一提醒、二通报、三处置”机制,结合预警清单通过“减负在线”向相关责任部门下发提醒单要求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情节特别严重、引起较大社会舆情的进行问责。
织密“一张网”,数字赋能提效
建立“数据+应用+平台”的“数智减负”一张网,让“数据多跑路、基层真减负”。
一是一个平台“管减负”。以系统思维搭建全市“减负在线”平台,设置14个模块,平台横向接入100多个市级部门,纵向贯通市、县、乡、村四个层级。
二是一个中台“统数据”。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探索建设全市基层治理全量数据仓库,截至目前,已汇聚18个部门90类业务数据,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一个应用“减报表”。迭代升级“一表通”应用场景,通过数据一体化集成,推动“一库生百表”。目前,“一表通”已归集市区两级数据报表195张,涵盖2862个数据字段。
杭州市建立为基层减负“防火墙”机制以来,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村干部反映强烈的50余个违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3起典型问题作全市通报。主要有四个方面经验、启示: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系统构建涵盖准入联审、过程监管、问题处置和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把“当下改”和“长久治”结合起来。
二是注重工作闭环。对于违规问题实行发现、跟踪、处置和评价工作闭环,确保整改到位,防止走过场。
三是坚持动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通过通报等手段增强“威慑力”,倒逼部门逐步转变观念。
四是营造浓厚氛围。紧紧抓住部门和基层两个关键,全方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形成基层减负的浓厚氛围。
- 建好“两张表”,明确准入事项
- 守牢“三道关”,做实闭环管控
- 织密“一张网”,数字赋能提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